- · 《现代农业科技》征稿要[08/03]
- · 《现代农业科技》投稿方[08/03]
- · 《现代农业科技》栏目设[08/03]
- · 《现代农业科技》刊物宗[08/03]
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(科技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杨凌示范区为农业科技发展解难题、搭平台、聚资源 2021年2月3日,全国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——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。作为开放型经济
杨凌示范区为农业科技发展解难题、搭平台、聚资源
2021年2月3日,全国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——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。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,杨凌综保区一期在2022年5月27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,8月24日封关运行。目前,已在生物科技、大宗农产品贸易、农产品跨境电商等方面储备20余个项目。
2006年开始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的科研团队,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,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,打破了国外垄断。昝林森表示,芯片的问世提升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工作的效率及精准性。
2019年5月28日,占地1000亩、一期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落户杨凌。
植物免疫团队成员王晓杰说,康振生院士抓到了小麦中条锈菌传播的关键因素——野生小檗。康振生的导师李振岐院士,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和植物免疫学领域的主要奠基者,他此前率先锁定条锈病的“病原地”。
走进先正达杨凌育种技术中心的实验基地,看到不同性状的玉米种苗正在茁壮成长。“我们在温室当中一年可以种植四到五代,相比室外条件,快了将近一倍。”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性状快速整合中心经理杨炳鹏介绍。
从水土保持到植树造林,从生态保护到富农兴产,助推黄土高原披上“绿装”
由杨凌示范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、陕西粮农集团共同建设的秦创原农业板块,突出杨凌特色和优势,主攻农业科技创新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企业孵化。今年6月,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主持选育的国审大穗大粒小麦新品种“武农981”“武农988”品种权,通过杨凌示范区秦创原农业板块创新驱动平台转让,一年的经营许可协议期限签约金额达100万元。
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,“十三五”以来,杨凌共审定小麦品种112个,其中国审品种22个。这些品种有望成为黄淮麦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。着眼“十四五”,杨凌示范区将再接再厉,推进在更高层面履行国家使命、服务国家战略、实现高质量发展,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农业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nyk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6/1347.html